輕透 建築新典範
2010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頒給妹島和世及西澤立衛共同主持的SANAA建築事務所
妹島和世在台演講記錄
裡面林先生有提到,原本是要找安藤忠雄設計Garden 91,因緣際會找到妹島和世,
再請妹島引薦,希望安藤能呈接這個設計案。
後來安藤說,現在是妹島的年代…云云,林先生才恍然大悟,再回去請求妹島來做這個設計。
安藤真是英雄惜英雄
現場展覽的情況
金澤21世紀當代美術館的模型。
包括展覽室、禮堂、劇場、圖書館、咖啡、兒童區與社區教室都在這圓型建物中。
這是一個輕柔地立在基地上的建物,並向著各方開口。
延伸閱讀:延伸閱讀:零距離.金澤21世紀美術館
礦業同盟設計管理學院以及其具有歷史意義的礦場位在德國埃森郊區。
在這抽象的空間裡,有著大廳、圖書館、工作室及一系列相關辦公室。
內外採用混凝土結構,大小不一的窗戶用來創造建築的通透感。
延伸閱讀:為德礦區添藝術
Rolex Learning Center 這個學習中心位在一個很靠近 Lemans 湖的大學校區。
兩百公尺乘以一百四十公尺的地板和天花板都有緩坡。圖書館、多功能禮堂、語言中心、辦公室、餐廳,
以及其他活動空間都是由波浪狀的地板、天花板和中庭加以區隔。
House in a Plum Grove 這是東京梅林之家的模型。它並不單是一個為了一家五口設計的五人房住宅而已。
為了滿足家人們的需求,它其實有著二十一個可以進行不同活動的空間,
其中包括了書房、臥房、餐廳、藏書室與和式間等。所有空間都以一點六公分的鋼板牆隔開。
由於房間開口處沒有門,因此每個小空間感覺上都相連著,彷彿是只有一個大房間的住屋。
延伸閱讀:http://www.danda.be/gallery/house_in_a_plum_grove/
Garden and House 這個建築物在東京車站附近人口密度很高的一區,同時有著住家與辦公大樓。
使它就如同被高山般的建物所圍繞的一個黑暗小山谷。由於基地很小,我們想盡量避免可用空間的減少,
因此不用標準的結構系統。最後的設計是只有水平鋼性板,每層樓有一個房間與一個花園,
四層樓每的每個室內空間大小不一,越往上房間越小,每個功能不同的空間滿足不同的需求。
東京表參道上的 Christian Dior。在三十米高的空間中,機器和零售商彼此堆疊,
並同心被包覆在壓克力屏幕及透明玻璃的雙層玻璃裡。散發著一種半透明的特質。
Garden 91 本案的基地位在台北陽明山,包括園林與溫室。它以一個屋頂連接了三個不同空間,
既是室內,也是室屋。牆身結構是四公分厚的玻璃與鋼板。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有容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
士林紙業股份有限公司、陽光士林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膳魔師
台灣建築雜誌、Interbreeding Field
我倒是覺得SANNA的設計案裡,有一些密斯及柯比意的信念。